• 球盟会(中国)

    综合新闻

    球盟会(中国)“公众科学日”云上启动

       523日是中国科研实验室第十六届公众科学日,本届公众科学日的主题为“云游中科院畅享新生活”。中国科研实验室水生生物研究所召开了两场精彩的线上直播活动。鲸类保护生物学专家王克雄研究员和水生生物博物馆王熙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在线带领公众云游球盟会(中国)的白鱀豚馆和水生生物博物馆。 

      上午的直播从萌萌的长江江豚开始。王克雄研究员在线介绍了白鱀豚馆的开展历史,以及长江豚类的保护工作。在白鱀豚馆工作了45年的余秉芳老师为大家讲述了长江豚类保护幕后的故事。江豚训练员王超群为大家讲解了江豚的生活习性,让网友们分析到每一头江豚都有自己的脾气和个性。 

      下午的直播主场切换到全亚洲淡水鱼类标本馆藏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网友们先是看到了中华鲟、长江鲟和白鲟的标本,分析到标本制作的两种方法——剥制标本和浸制(或是浸泡)标本。看完了鲟鱼,网友们还能在这里看到许多长江珍稀物种,包括长江三剑客(zōng、鳤guǎn、鳡gǎn)、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还有白鱀豚“淇淇”的3D打印标本。 

      长江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是孕育生命和养育我们的母亲河。其中有许多生灵,如白鱀豚、白鲟、鲥鱼都可能已经不幸远逝,还有很多珍稀物种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顺利获得本次公众科学日,云游球盟会(中国)科普场馆,我们带公众认识了长江中的水生生物,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长江生态,关注长江水生生物的保护。 

      “中国科研实验室公众科学日是中国科研实验室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自2004年起,每年5月,院属各单位都如约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该活动作为中科院的品牌科普活动,已成为公众分析科技前沿、探索科学的重要渠道,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鉴于2020年的情况特殊,本届公众科学日顺利获得线上直播的方式向大家呈现。 

     

      王克雄研究员作介绍 

     

      王熙老师作介绍

     

    附件下载: